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农村不该是假货集散地

发布时间:2019-03-18  来源:中国防伪行业协会  作者:  浏览次数:3573

 2003年的安徽阜阳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

    原本健康出生的100多名婴儿,在喂养期间却相继变成了四肢短小、身体瘦弱的“大头娃娃”,不少孩子出现了低烧、浮肿等症状,有的甚至还没学会说话就离开了人世。

    后来一查,问题竟然出在孩子食用的奶粉上——是不法商家将劣质奶粉卖给了村里的居民,使得新生儿们因影响摄入不足而致病或是致命。

    尽管涉案人员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假奶粉”事件仍让国人心有余悸,更何况这只是冰山一角。

    事实上,多年的努力让我国城镇的假货问题得以改善,但农村却依然没有摆脱假货泛滥的困扰,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

    现象背后的种种,值得我们停下来,仔细地想一想。

农村成了“假货集散地”

    在分析之前,有必要明确一下,究竟什么样的商品才算“假货”。

    学界普遍认为,所谓的假货应包含两个范畴,即假冒别人商标生产的商品与劣质的商品;换言之,只要二者符合其一,就属于假货。前者一般指名牌仿制品,而开篇所说的“假奶粉”则属于后者。

    诚然,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农村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居民们收入持续攀升的同时,很多从只能在城里买到的商品也渐渐变得唾手可得,似乎城乡间的消费沟壑在逐步被填平。然而,实际情况大概不似想象中那般乐观。

    今年春节,我回到东北农村老家过年,在副食店买年货时惊奇地发现,摆在台面上的商品中居然掺杂着不少冒牌货,比如“特伦舒”牛奶,“营养块线”,“漂柔”洗发水,“汰洁”洗衣粉等等。如果不仔细观察,这些傍名牌商品的外包装并无太大差别,几乎做到了以假乱真;一问售价,它们要比正规商品便宜不少,这也引来了不少愿意为之买单的村民。

    相信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绝不是个例,虽然缺乏足够的实地调研作为支撑,但我仍然能从其他地方找到可信的证据。

    去年7月,成立仅三年的拼多多在美国上市,岂料随之而来的却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声,矛头直指平台上销售的各种假货,诸如“蓝月壳”、“雷碧”、“vivi”手机等山寨商品更是沦为普罗大众的笑柄。

    可是换个角度,结合拼多多的打法、用户属性以及刚刚发布的2018年Q4财报来加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纵然主打低价爆款、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拼多多上假货云集,也挡不住其营业收入与GMV的持续增长之势,足以坐实“假货也是有市场的”这一结论——而假货受众中的相当一部分,正是来自农村。

    不仅如此,劣质商品同样充斥着农村市场。且不说“毒泡菜”、“民工粮”一类的新闻屡现报端,就连中国消费者协会于春节前发布的《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都显示,在实地调研的155个农村集贸市场样本中,有87个市场的产品涉嫌违规,比例高达56.13%;而消费者反映的虚假宣传、过期产品、“三无”产品等占比均超过三成。

    这些无不暗示着:表面上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背后,掩盖的却是农村假货盛行的事实。

假货泛滥的四点原因

    世上没有哪件事是偶然发生的,农村市场之所以会成为假货滋生蔓延的土壤,必然有其原因。总结起来,至少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对廉价商品的青睐,给假货的涌入提供了可乘之机。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都是远低于城镇居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7.6元与191.3元;到了2018年,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各自上涨至39251元与14617元。二者无论是绝对差距(差值)还是相对差距(比值)都有增大态势(参见下图)。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较低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农村居民有限的购买力,于是,价格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影响他们消费决策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才是商品的质量与品牌。

    《中国防伪报道》杂志上曾经刊登过一则事例:某村民在买东西时几乎从来不看商品的商标、厂名与厂址,在他看来,只要便宜、能吃能用就够了。这也是不少农村居民消费理念的缩影,同时也为低价劣质商品提供了生存的温床。

第二,农村小商品经营主体欠规范。

     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基础设施的不够完善,使得农村市场很难俘获零售巨头们的芳心,许多大型商超无意进驻,从而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零售网络。至于那些从事零售与流通服务业的人,大都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经营者。他们普遍缺乏专业知识与法律意识,经营时通常只会关注自己的蝇头小利,即进的货是否会有人买,能不能赚到钱,对于进货渠道的把关与商品质量问题却考虑得不多。这便间接助长了假货的盛行。

第三,农村居民维权意识不强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农村市场较为明显的熟人经济特征,顾客与卖主经常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故而得知自己买了假货,他们很可能也是自认倒霉,却极少去依法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当然,这与农村居民过高的维权成本也不无关系。

第四,监管部门的力不从心。

    农村市场大多过于分散、流通性较强且销售网点较多,而有关的执法部门力量相对薄弱,许多基层工商部门只能应对乡镇街道上那些较大规模的商场与农贸集市的管理,却无暇过问设置各个村庄的小门店。与此同时,即使发现了假冒伪劣商品,监管人员也常常会因进货渠道的复杂混乱以及证据的缺失而头疼不已,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村市场充斥假货的原因之一。

解决假货问题刻不容缓

    有人认为,农村市场的假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存在即合理”的体现,因为它迎合了农村居民的中低端消费需求。但是在我看来,所谓的中低端消费,本质上是对高性价比商品的渴求而非对假货的祈盼,二者本就不是等同的概念。

    更何况,国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来都未曾停歇,农村居民也是一样。

    倘若从长远的角度看,假货给农村市场带来的危害要远远大过其“合理”的一面,具体至少包括以下五点:

其一,使得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与家庭财富受损;

其二,进一步强化农村居民的弱势群体地位;

其三,扰乱农村市场秩序,造成资源错配与经济效率降低;

其四,诚信、创新以及对法律底线的遵守将会受到危及;

其五,掣肘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所以,无论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是从农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着眼,农村消费市场上假货盛行的问题都应该得到妥善的治理与解决。而这也是提升商品与服务供给质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与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

    毕竟这是一大片丰饶的土地,也是一大群勤劳的人民,不能辜负了这五亿多民众的辛劳和汗水,也不能夺走他们享受真实与美好生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