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协调   发展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政府新闻政府新闻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召开 “2021年度中国防伪行业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2021-12-14  来源:中国防伪行业协会  作者:  浏览次数:3362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召开“2021年度中国防伪行业发展论坛”




      12月9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2021年度中国防伪行业发展论坛”。论坛邀请了北京邮电大学周琳娜教授、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杨海惠会长、量子云码(福建)科技有限公司程烨董事长、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顾惠波董事长、海南天鉴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李峰董事长、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于池总经理等相关专家,深入分析防伪行业面临的数字化、信息化趋势,聚焦新形势下防伪行业发展面临问题和出路,分享成功经验,探讨行业创新发展新路径。



     
量子云码(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烨做了“量子云码技术市场应用及产业化”的主题发言,强调防伪产业是支持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面对当今各类防伪技术产品日益丰富,防伪行业也迎来了产能过剩、技术同质化、行业内卷等的问题,程烨董事长主要结合量子云码公司实际案例,分享了他们是如何结合产品技术特点,迎合市场需求和痛点,做好市场应用及产业化的经验。



     
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惠波做了“一物一码,助力未来工厂升级转型”的主题发言。顾惠波董事长从防伪行业发展瓶颈与机遇出发,探讨了一物一码(产品身份证)是如何脱颖而出、如何在工业互联网中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以甲骨文超级码在医疗、电器、美妆、食品、建材、汽配等各方面的“一物一码”和工业互联网应用为例,分享了“一物一码”紧跟时代潮流,自然演变为如今多面营销手段的原因,提出未来发展融合方向,强调“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海南天鉴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设计主任黄洁做了“商品二代身份证——国家标准《结构三维码》”的主题发言。发言从商品身份入手,介绍了结构三维码的情况。结构三维码,是对二维码技术的革新,解决了二维码容易被复制造假的问题,是结构的、立体的、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形成了专属于每一件商品“不可复制的脸和身份证”,在酒类、食品、烟草、日化、家电、票证、医药、服装等多个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结构三维码“一物一码一特征”的特性完全符合商品“二代身份证”的特征,可以取代一维条码和二维码、既可承载起安全的社会活动,又能承载起商品唯一身份确认的功能。


      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特聘教授于池做了“商品与商品防伪信息的法律关系”的主题发言。发言从消费者和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无法从商品的特征来识别假冒和证明假冒入手,介绍了防伪作为防止假冒和识别证明假冒的重要工具,防伪产品本身或者防伪技术应该具备法律拒止因素,尤其是刑法拒止因素。商品防伪与商品的真实性存在担保关系,商品防伪信息与商品特征信息之间必须要有法律意义上的关联,在造假案件中商品防伪信息要能够作为消费者维权和执法者执法的证据使用。希望通过探讨商品与商品防伪信息的法律关系,更好发挥有效防伪技术对于打击假冒、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会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主任杨海惠做了“质量保荐溯源 服务云茶产业”的主题发言。云南普洱茶久负盛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言分享了行业协会跨界助力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主要介绍了在云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全国产品防伪溯源验证公共平台”云南工作站,为云茶产业发展提供防伪溯源支撑,在茶产品质量保荐溯源、茶企质量管理提升、牵头制定协会团体标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周琳娜做了“信息隐藏与大数据加密”的主题发言。发言介绍了全球数字化环境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重点影响了各国政治经济的转型。大数据行为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范式,提供数据驱动下的以存储和计算为特征的新视角、新方法与新技术。在信息安全技术和防伪技术领域,可通过综合信息隐藏与大数据加密的技术和方法,从数据加密、隐私保护、数字隐写与隐写分析、网络行为安全等方面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对抗技术链,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术和防伪技术的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