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 云南普洱茶品牌保护
发布时间:2023-09-27 来源:中国防伪行业协会 作者: 浏览次数:634
普洱茶是云南的一块金字招牌,是云南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普洱茶品牌价值73.52亿,排名全国第二。保护和擦亮这块招牌就是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的追求。
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中心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责任体系,对普洱茶生产全流程的关键环节,包括生产基地溯源验证,鲜叶采摘、运输、初加工及精加工过程溯源,抽样送检,专家盲样审评,专业防伪溯源平台查验,保证了云茶产品的安全可靠,增强了消费者对茶产品的信任,为茶企进行信任背书,有效地推动了云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普洱茶公共品牌的保护发展助力,为云南乡村振兴助力。
一、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概况
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8年3月,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5A级)和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5A级)共同推动成立,是目前云南省唯一一家云南省政府发文成立,具有公信力,专业的、独立的第三方茶叶质量保荐评估机构,是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等政府部门的技术支持单位。
中心的宗旨是“传递质量信任,放心舒心品饮;简化消费认知,促进增值流通”,恪守第三方机构职责,以公信立本。中心长期致力于整合政府资源及质量、安全、认证认可等多领域专家资源,形成国家级和省级的百人专家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深得行业认可。目前,中心已形成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溯源过程及相关方,带动了企业、生产加工主体、政府部门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技术发展,最后将数字档案上线权威平台供消费者扫码验真,实现茶企品牌的数字化认证。
中心与云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主导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参与“云南省高原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等项目研究,拓展溯源技术在云南“十大名品”等企业中的推广应用,积极为企业服务,从源头上为云南茶企规避了法律风险,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以标准化、数字化赋能积极推动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
中心构建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为保护普洱茶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普洱茶行业的乱象设立了防线,为云南茶产业规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高点占位,依标守护质量安全。为了让普洱茶的保健溯源有据可依、有说服力、有公信力,2019年开始,由中心牵头起草,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11个有关普洱茶的团体标准,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行业空白,为科学合理的茶叶产品质量保荐溯源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技术指导,帮助茶企规避了市场法律风险。
二是执行标准,确保质量安全可追溯。中心认真按标准规定开展保荐溯源工作,“四位一体”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责任体系,对普洱茶生产全流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有效把控,将刚性的检测指标与专家的品饮技术相结合,茶的历史与现实产品相结合,得到茶届的普遍认可。
三是溯源验证,让消费者放心选择。中心以第三方的身份,提供科学合理、专业严谨的服务,出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结果,并上线到国家级防伪溯源验证平台验证,通过“一饼一码”的“唯一性”和质量安全“可追溯性”,有效保护了普洱茶的品牌,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品饮舒心。
四是公道诚信,以技术和专业取胜。中心历来强调践行的公信力吸引汇聚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百余名茶行业、认证认可和质量安全的专家技术团队,整合了防伪溯源验证、检验检测、审评等多方国家级政府资源平台,营造了一种专业、规范、诚信、向善的用心对待普洱茶的良好工作氛围。
五是服务至上,提高云茶质量。中心成立以来,工作人员与专家团队的足迹遍布茶山、茶企,走到哪里,都把质量安全宣传到哪里,把培训做到哪里。在为企业提供茶叶产品质量保荐溯源服务的同时,还利用专家的技术力量,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在重点产茶县设立专家工作站;配合省政府“一县一业”的建设工作,与政府和科研院校合作,整合技术力量,以科学的质量手段和方法规范云茶产业市场,为地方产业提供价值评估建议、溯源体系建设、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管理咨询、体系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培训等服务;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茶企”活动,2022年至2023年,在全省重点产茶县进行系列调研活动,免费为300余家企业、800多款产品进行专家专场感官审评,零距离开展质量诊断,从茶企销售端助力生产端创造价值。
三、中心的质量基础建设
1、牵头起草了11个团体标准:T/YNTCA 002-2021《年份普洱茶质量保荐追溯技术规范》、T/YNTCA 005-2021《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规范》、T/YNTCA 006-2021《普洱茶质量安全追溯技术规范》、T/YNTCA 008-2021《云南大叶种白茶质量保鉴溯源技术规范》、T/YNTCA 009-2021《茶叶价值评估规范》、T/YNTCA 0010-2021《基于区块链技术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质量保荐溯源技术规范》、T/YNTCA 0011-2021《区块链茶叶数据技术追溯规范》、T/YNTCA 0012-2021《区块链数字茶证技术规范》等。
2、始终关注技术研究,以先发优势形成产业布局。中心依据HACCP标准确定不同类型产品的溯源关键点,形成相关追溯标准,将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在产品溯源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过程或关键点进行行为溯源,提供控制证据,展现控制过程,使人们能直观地判断产品质量安全的可信度,并合理地将产品分为“常规产品”、“年份普洱茶”、“晒青茶”。
3、中心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等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整体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4、加强研究,厚积薄发。目前,团队申请发明专利“一种可溯源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发表论文《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关键因素识别研究——基于种植者视角》、《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关键因素研究——基于SCP范式的理论分析》、《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管控研究——以普洱茶为例》等。
四、应用案例
中心先后为云南省部分龙头茶企和“十大名品”企业近50家茶企的1000多个批次茶叶产品实施了质量保荐溯源服务。产品粘贴“云茶”标识后,市场认可度显著提高,价格销量大幅提升。如茶企「智德鸿昌」在保荐溯源后,产品销售涨幅超20%;茶企「六大茶山」在保荐溯源后成功开拓电商渠道,销量持续上涨,实现提质增效。
案例1:北斗卫星定位电子围栏实现名山古树源头溯源
普洱茶素有百山百味的特点,不同产区的普洱茶口感滋味各有特色,其价值也高低不同。名山古树茶是普洱茶中的珍品,广受消费者追捧。因而产区和树龄是普洱茶产品的重要特性,直接关系到产品定价和消费者选购。
中心牵头起草发布《基于区块链技术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质量保荐溯源技术规范》标准,针对普洱茶特点建立“北斗卫星定位电子围栏名山古树源头溯源”体系,并推出相关标准,依据标准实施源头溯源。其特点在于验证“源头”从鲜叶采摘开始记录生产加工全过程,证明茶叶的产地及原料来源。源头溯源主要包括“产地验证”、“加工过程验证”、“品质验证”、“上线平台”四个板块。
(1)产地验证
中心综合应用北斗卫星定位+电子围栏+区块链技术进行产地验证。项目组去到鲜叶产地验证茶园产权、产区、茶树等信息,而后划定地块图及电子围栏上传至云端数据平台。
鲜叶采摘时为采摘人员配备定位设备,实时记录采摘人员的行动轨迹、采摘时间、采摘照片等信息,以保证鲜叶采摘范围及新叶采摘数量。
(2)加工过程验证
在加工过程验证环节中,从鲜叶运输开始记录包括:初加工过程关键信息、鲜叶农残检验、包装、入库等在内的所有加工情况。
普洱茶是饮品更是食品,需要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在品质验证环节中,对最终的成品进行检验及审评,验证产品的感官品质特征、理化指标、安全性指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品质达标。
(4)上线平台
溯源信息核对无误后上传至专业防伪溯源平台,加贴带有二维码的“云茶质量保荐标贴云茶”。消费者扫码便可在国家级平台上查询到产品的相关信息,降低消费者选购门槛,传递质量信任。
中心的源头溯源打破了企业自证缺乏公信力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尴尬现状,为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供助力。这种以源头为核心关键点的溯源方式对普洱茶行业如何守住名山古树这个“金字招牌”提供了借鉴意义。
案例2:价值评估
普洱茶因有越陈越香的特点而具有一定的收藏属性,且不同普洱茶的价格相差较大。在普洱茶价值评估中不能将其视作普通食品一概而论,中心通过整合政府、院校、协会、企业及专家等多方资源,科学的质量技术手段及评估方法、开创性的将质量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把质量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价值评估中建立了“茶叶价值评估模型”。中心以模型为基础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并不断总结优化,起草发布了《茶叶价值评估规范》标准,填补了茶叶价值评估的空白。至今已为云南纪委的大案要案项目、法院的经济纠纷项目、公安项目、茶企上市库存价值评估等多个项目完成了茶叶价值评估的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