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中心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4-06-26 来源:中国防伪行业协会 作者: 浏览次数:319
为更好履行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站(以下简称监测站)职责,规范日常工作,按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及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等要求,制定本规定。
一、主要职责
监测站承担并履行如下工作职责:
(一)设立、管理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
(二)建设舆情信息平台;
(三)采集重要风险监测信息;
(四)分析行业质量安全形势;
(五)应急事件调查;
(六)对防伪技术产品开展日常风险监测,上报、发布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
二、主要工作及程序
(一)设立、管理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
为便于收集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及数据,制定《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管理办法》,与防伪技术机构、防伪检验机构、律师事务所、防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进行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及数据的交互,具体申请要求、流程及管理要求祥见附件1《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管理办法》。
(二)舆情信息平台建设
搭建防伪技术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系统。该平台针对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依据防伪产品的国家、团体和企业标准,在产品质量检验、防伪技术风险评估数据的基础上,从防伪产品生产质量和防伪特性关键指标入手,结合防伪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等因素,从防伪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以及不同防伪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引起的后果严重程度两个方面,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方法,描述防伪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1、防伪产品质量风险要素分析
在防伪产品质量检验数据和第三方防伪力度和效果评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组织防伪产品质量专家对防伪产品质量可能产生的原因分析,结合社会防伪产品质量投诉,综合形成防伪产品质量风险要素,不仅帮助监管部门了解防伪产品是否合格、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风险,更重要是可以了解防伪产品是什么原因不合格,为如何提升防伪产品质量和安全提供更加可行的指导。
2、防伪产品质量的风险指数评估
防伪产品质量的风险指数包括两方面内容:防伪产品质量风险要素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和发生问题后所带来的后果。
可能性包括:当年防伪产品不合格率、历年综合不合格率、防伪产品用途、使用防伪产品的企业、防伪产品的品牌形象、市场假冒伪劣情况等主要要素综合表征和体现。
后果包括:主要指对人身财产生命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经济秩序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程度。
风险指数综合从风险预警的角度,实现可能性和后果的科学风险定义,也就是不合格率和后果的有机统一,帮助监管部门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的产品和关键的地方。
3、风险分级管理
风险分级预警是解决政府监管资金和人力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选择防伪产品质量监管的有效手段。在防伪产品质量风险预警层面,可以根据市场监管的需要进行分级管理,不同风险级别可以采用不同的风险应对方案,制定不同的检验策略(如高风险的防伪产品应该加强监管、提高抽检的频次和样本量;低风险的防伪产品可以不检或少检),以提高监管工作高效、精准,真正做到服务产品质量提升。
(三)采集重要风险监测信息
搜集网络舆情、各级监管部门发布的监管信息、防伪产品质量方面投诉举报信息、防伪产品质量方面的司法案例、因防伪产品质量引发的伤害信息、因防伪产品质量引发的安全事故信息、行业内发现的质量安全信息、价格波动行情信息等信息,每周报送风险舆情简报,每月报送当月舆情分析报告。主要程序如下:
1、收集、汇总、信息,进行分析评估
采集分析人员收集来自监测点、网络、监管部门等渠道的舆情信息,筛选重要风险舆情,并确认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于每周四下班前完成筛选汇总形成风险舆情简报。
2、上报信息
风险舆情简报经审核后,于每周五上报。每月月底前对当月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并形成月度舆情分析报告,经审核后上报。
(四)分析行业质量安全形势
在汇总采集防伪能力评估数据、日常检验检测数据、监督抽查数据,及风险舆情信息的基础上,组织防伪领域专家对收集到重要风险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针对风险问题的应对建议或措施,并开展防伪行业质量安全评估和研判,按季度、半年、全年提交防伪行业质量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主要程序如下:
1、数据、信息汇总
每季度对采集的防伪能力评估数据、日常检验检测数据、监督抽查数据,及风险舆情信息进行一次汇总,并进行初步分析。
2、专家分析及评估
每季度组织防伪领域专家对收集到重要风险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针对风险问题的应对建议或措施。
3、质量安全评估和研判
结合防伪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分析评估及防伪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日常监测结果,组织专家开展防伪行业质量安全形势评估和研判,形成季度、半年、全年防伪行业质量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五)应急事件调查
为保障发证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对突发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团队,开展风险调查工作,快速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带来的伤害、潜在的隐患等,提出应急处置的措施和建议,形成风险调查报告。同时,根据需要,以专家解读方式,参与舆情引导和应急处置。具体方案见附件2《防伪技术产品突发应急事件风险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六)对防伪技术产品开展日常风险监测,上报、发布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
对流通、生产、电商等领域的防伪技术产品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包括购置样品、防伪能力评估、样品检验、企业调研、相关舆情信息采集等,并经综合分析及评估后,形成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报告上报并发布。主要程序如下:
1、选定风险监测对象
每半年由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中国防伪行业协会、技术机构、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并提出10种防伪产品作为风险监测对象。
2、购置样品
从生产、流通、电商等领域购买风险监测对象的样品。
3、样品质量检验
将购置的样品委托检验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产品检验报告及分析报告。
4、防伪能力评估
组织专家对购置的样品进行防伪力度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5、企业调研
成立调研组,对风险监测对象的生产企业、使用企业就诚信、管理、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风险进行调研、评估,形成调研、评估报告。
6、舆情信息采集
对风险监测对象的舆情信息进行采集,形成舆情信息分析报告。
7、数据分析录入
将风险监测对象的管理、质量、防伪力度、舆情等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并录入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并形成风险预警报告。
8、发布风险监测报告
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共同发布防伪技术产品风险预警报告。
三、保密要求
详见附件3《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资料管理及安全保密制度与措施》
四、工作规范
1、遵守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2、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中的程序和时效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3、遵守保密规定,不泄露国家秘密及企业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4、遵守行为规范,不索取或收受企业财物;
5、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附件1: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管理办法
附件2:防伪技术产品突发应急事件风险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3: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资料管理及安全保密制度与措施
附件1
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的管理,建设完善的风险监测机制和体系,提升风险监测数据的质量,完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达的风险监测任务,切实做好新常态下防伪和假冒情况调查、监测、分析的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要求,在中国防伪行业协会设立了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以下简称风险监测站)。
第三条 在风险监测站下设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以下简称风险监测点)。该风险监测点由防伪机构、防伪企业、防伪应用企业申请,经过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确认,承担指定领域相关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及商品假冒风险监测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风险监测站负责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主管部门的对接和联络,负责风险监测工作的总体部署,出台配套技术要求,加强对风险监测点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风险监测点也应统筹各方资源,运用防伪技术及大数据等手段,认真做好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挖掘、分析及上报等工作。
第二章风险监测点确认
第五条 风险监测站根据业务需要,负责风险监测点的规划、部署及授权工作。风险监测点由技术机构或企业提出申请,经风险监测站验收合格,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审核后公告确认。
第六条 风险监测点的承担机构必须在主体资格、资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符合以下要求:
1.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会员;
2.要求配备1–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
3.具备较强的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及商品假冒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等能力;
4.在相关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或专业技术能力。
5.无违法违规、失信等不良记录
第三章风险监测点职责
第七条 风险监测点职责
1.收集、报送本行业发展的最新消息、前沿动态;
2.指定领域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及商品假冒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分析及报送等工作;
3.与风险监测相关的其他工作。
第四章年度检查
第八条 年度检查由风险监测站组织行业专家具体实施。
第九条 风险监测点年度检查的主要内容:
上报数据的数量、维度以及准确性等客观指标,由专家组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评价。
第十条 检查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结果将由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向社会公告。。
第十一条 年度检查不合格的风险监测点将取消下一年度风险监测点资格。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国防伪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
附件2
防伪技术产品突发应急事件风险调查工作
实施方案
为建立健全防伪技术产品突发应急事件风险调查工作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防伪技术产品突发应急事件,依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市场监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以下简称监测站)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监测站对防伪技术产品突发应急事件的风险调查工作。
二、防伪技术产品突发应急事件的风险调查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快速反应、专业素质。
三、风险调查工作机制
(一)防伪技术产品突发事件发生时,监测站负责联络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搜集有关信息,为风险调查工作提供基础材料和数据。
(二)监测站协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部门、中国防伪行业协会、行业专家、检测机构、地方监管部门等,组成风险调查小组,第一时间开展风险调查工作。
(三)快速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带来的伤害、潜在的隐患等,提出应急处置的措施和建议,形成风险调查报告。同时,根据需要,以专家解读方式,参与舆情引导和应急处置。
(四)在风险调查工作中,需要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上报信息的,由监测站负责起草上报信息,监测站负责人对信息内容进行审核,经中国防伪行业协会领导签发后由监测站上报。
(五)风险调查工作结束后进行研讨、总结,找出工作的难点要点,不断完善风险调查工作。
五、保障工作
做好涉及风险调查工作的人力、财力、交通及通信工具等保障工作,保证风险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3
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
安全保密制度与措施
本制度对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以下简称监测站)文件、数据等信息的收集、整理、编号、登记、保存和借阅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规定,以保证相关资料的安全保密。
一、资料管理
(一)由一名协会领导牵头负责,由监测站具体管理。主管领导负责监督评定资料的管理和使用。
(二)监测站资料由防监测站内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归档管理。监测站资料包括:舆情简报、月度分析报告、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分析报告、突发应急事件风险调查报告、防伪技术风险评估数据、检验数据、舆情信息、其他质量安全数据信息、各项管理制度规定等。按项目分类进行收集、整理、编号、登记、保存。
(三)监测站资料的保存期为中长期,保密等级为“秘密”。对超过五年以上的材料的保存应单独存放,并填写《资料销毁申请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按规定进行销毁并做好记录。
(四)监测站资料建立借阅登记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只有主管领导、监测站工作人员有权借阅。
2、除有借阅权以外人员确需借阅评定资料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同意后才可借阅,并填写借阅登记表(见附表)。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查阅、复印、拷贝或将资料带出监测站。
3、严禁抄写、涂改、剪取和撕销资料。
4、办理借阅时,借阅人应当面与管理员核对清楚。归还时,管理员要进行核查,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
(五)对因工作不善造成失密的由责任者负责,资料管理员同时负管理责任。
二、安全保密制度与措施
(一)监测站执行《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安全保密制度》的相关规定,监测站工作人员及参与监测站工作的专家都应遵守本安全保密制度。
(三)协会由一名主管领导负责监测站保密工作。制订、修改并监督执行监测站安全保密制度;制订监测站保密范围,保护等级和年限;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和培训;表彰和奖励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等工作。
(五)按照《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安全保密制度》的有关要求,监测站全体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安全保密规定,无关人员不得过问,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理由违反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六)未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擅自披露、使用监测站工作中涉及的国家秘密、企业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八)监测站资料实行专人、专管、专锁制度。专人,指有一名资料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专管,指监测站资料有一名协会的副秘书长分工负责监督管理工作。专锁,指评定资料存放在资料柜里锁上,只有资料管理员才有钥匙能够打开。以便发现泄密时可追溯并追查泄密对象。
(九)对违反本制度的任何行为,监测站全体人员均有权制止,监测站及其他工作制度和规定,以及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情节较重给协会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开除并责令赔偿协会经济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